美麗的河源市有一個充滿紅色歷史底蘊的地方——義合鎮。義合鎮作為革命先輩、同時也是中國審計制度的創建者和奠基人——阮嘯仙的故鄉,承載著厚重的紅色記憶。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激勵著后人不斷奮進。
為提升東源縣義合鎮公共服務能力,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幫扶義合鎮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在省審計廳和義合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積極探索幫扶新模式,與義合鎮人民政府、駐義合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義合鎮中心衛生院簽署四位一體合作共建協議,通過技術支持和人才培訓等形式,綜合提升義合鎮醫療診治能力水平。
重要舉措:“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我院非常重視基層醫院人才隊伍發展,義合鎮中心衛生院先后組織選派14名醫護骨干到我院輪訓,累計進修時長630余天;同時我院每月定期委派副主任醫師到鎮衛生院門診坐診、住院部查房、現場教學傳幫帶。
腫瘤防治,早篩早診是關鍵的一環,我院積極開展大型腫瘤健康篩查和定期義診活動,幫助群眾實現重大疾病隱患早篩、早診、早愈,減低重大疾病發生風險,100余名醫療專家先后赴義合開展診療,服務群眾700余人次,及時篩查出21名潛在重大疾病患者。
我院幫助義合鎮中心衛生院招錄口腔科執業醫師和中醫康復科畢業生,使用幫扶經費采購牙床、牙科治療儀器、牙片機等口腔科診療設備,低頻治療儀、電針等中醫康復醫療設備,成功幫扶鎮衛生院增設中醫康復科、口腔科等群眾急難愁盼的醫療診室;協調公益組織捐贈醫療設備、保健藥品,有效增強老百姓抗病能力,減輕醫療負擔,如通過省鄉村振興基金會等公益組織協調海王藥業捐贈醫療設備、保健藥品2300余份等多類患者急需物品。
義合鎮中心衛生院新增設牙科診室
初見成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義合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甚至對一些疑難病癥也有了一定的診療能力。義合老百姓對基層醫療診療能力的信心和對基層醫生的信任增強了,當地百姓不再需要長途跋涉到外地就醫,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同時,衛生院的管理更加規范,服務態度更加優良,百姓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據義合鎮中心衛生院統計,近3年來該衛生院門診接診量年均提升30%,服務患者人次有顯著提升,醫療幫扶取得初步成效。
未來展望:鄉村振興離不開優質的公共醫療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暨大五院始終砥礪前行。未來,我院將繼續積極探索新模式,致力于為基層醫院賦能,共同構筑鄉村醫療堡壘。